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华龙缘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濮阳龙文化
查看: 41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小岗村血手印到东义井村党员创业园的启示—董星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4:1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小岗村血手印到东义井村党员创业园的启示

文/星星

30年河东,30年河西,30年改革开放又是一个轮回。当年的小岗村还在,当年的农民还在,当年奔小康“发财致富”梦想却早已烟消云散。打开百度,搜索“小岗村”词条:“当年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把人民公社的集体耕地变成了一家一户的责任田。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小岗村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然而,如果我们历史在这里停滞,小岗村的光荣也许真的会名垂千古。但是接下来的词条是:“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然而,“大包干”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的财富。小岗村的富裕之路仍然需用“大包干”精神去开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这些绕口的词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小岗村会走到今天这个无可奈何的地步?为什么让国家政权、权力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创举,成为今天无法割舍的伤痛?为什么“实事求是”不能在这里展开?

历史惊人的巧合似乎总是在诉说着什么。

1952年农业合作化期间,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临重重困难。在河北遵化县西铺大队出现了一个“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合作社。”23户贫农在大队长兼支部书记王国藩的领导下,用拥有一头驴四分之三的财权, 和中农所有的另一份财权合作,建立合作社,开始了中国农村耕地集体耕作,大家互助合作的先河。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把他们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

转眼将近30年,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血手印,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决裂,把大块的农田分割成自己可以做主的责任田。

又过了30年,2008年春,河南省濮阳县五星乡东义井村18名共产党员带领38户农民入股,冒险筹集1400万元,投资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重新把土地集约化经营,建立了农民党员创业园。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建成设施农业大棚350座,集约耕地1100亩,预计2012年春天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年产值可以达到9000万元,纯利润4000万元,可以安置农村劳动力1500多人。年平均亩产8万元,平均纯利润3.6万元,每个农民年创产值6万元。这是目前一般责任田农作物产值的100倍。

不论从时间的节点,还是从18个农民到18个农民党员,或者是血手印,或者是风险筹资、投资,入股,都明白无误的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农业需要集约化。

新中国的建立,给了5亿农民一个翻身做主人的权力。它同时终结了近3000年井田制、分封制封建农业产权及生产模式,人民公社的建立,实际上终止了小农经济基础,为现代大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合作社。”靠3条驴腿可以耕作230亩土地,从而部分的解放了农民的手工劳作。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多了三条驴腿,就省了不少事。后来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也不断的证明着这一点。

上世纪70年代末,在河北农村,一个公社的拖拉机站,少则七八台大型农业机械,多则二三十台,可以耕作数千亩土地。以河北省黄骅市官庄乡为例,当年的官庄公社拖拉机站有7台东方红系列的拖拉机,耕作全社9个自然村1500多户农民的6000多亩土地。现在,因为包产到户,分成一块块责任田,有人种麦子,有人种果树,还有人种菜,为了平衡利益关系,又必须把好地、孬地平均分割成更小的条块,以利于分配。多户人家的土地,在村子的东南西北都有一点点。农民被彻底的,再一次的束缚到了土地上。当一家一户的农民种责任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同时,我们是在以个体人的起早摸黑与农业机械比劳动效率。以个人的“勤劳致富”愿望,阻隔着培育优良品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机械化施肥除草。及至今天,每户农民家里有了引以为自豪的大小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十几种农业机械,服务着那几亩,十几亩的责任田,造成大量农业机械因为农事农时的不均衡而闲置、浪费。

很早的时候,我们曾经以羡慕的眼光看西方“农业资本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希望,用飞机播撒良种,以一家之力,耕耘着数千亩良田。所以才有了人民公社,所以才有了集体农庄,所以才有了统一兴修水利基础设施的可能。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土地,人、农业机具是生产力要素。这些要素,实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独立的、分割的、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因为回避争论,回避探讨,我们错过了修正错误的机会。一转眼,30年过去了。只要个人主观上,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积极性”,忽视了土地集约与农业机械化生产要素的根本作用。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根本原因。因为大农业土地集约基础的缺失,包产到户制度的制约,在农村规模种植业无法进行,品种改良与机械化无法大规模开展,仅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积极性”,无法替代科技进步与机械化进步。与小岗村30年短命的辉煌相比,华西村、七里营、南街村在经历了如此重大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后,仍然傲立潮头。事实证明,土地集约化、农业机械化是根本方向。而只凭人的一时热情,单干,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的。30年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需要“人民公社”的起点上。重新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探讨集体土地流转政策与方式方法。

濮阳县五星乡东义井村18名党员,经过村委会,村党支部集体讨论研究同意,带头通过集资、贷款、参股等方式,实现了土地流转集约,办起了稳产、高效、技术含量领先的设施农业。反季节、无公害的蔬菜、瓜果让乡亲们尝到了甜头。不需要血手印,不需要偷偷摸摸,甚至不需要担忧市场销路,正大光明的顺应经济规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在东义井村,农民正在成长为拥有设施农业股权的“资本家”,设施农业“工厂”的农业工人。其工资收入水平不但高于当地一般企业职工收入,甚至比在当地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原油田普通职工收入都高。而其劳动强度、工作时间远远低于一般种地的农民。他们也不需要像小岗村一样由县一级政府机关安排村长、支书一类的流动带头人。技术上,东义井村更是自觉自愿的请到了农业技术学院、农科所的专家教授担当指导、做顾问。比起一家一户请技术员还省钱,还层次高很多。

单干好吗?包产到户对么?30年的时间回到起点说明了什么?东义井的农民党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2011年3月初参观东义井村有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3-20 05:39:14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去看小岗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中华龙缘网论坛   

GMT+8, 2024-5-19 18:47 , Processed in 0.07068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