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太昊伏羲与中华龙

时间:2011-11-21 10:54:15 作者:王 剑 来源: 浏览次数:0

太昊伏羲与中华龙
太昊伏羲与中华龙
王  剑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先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先祖地位的确立,有历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相互融汇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先祖是国人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中华民族的起源具有鲜明的多元性的特点。从考古材料中,人们看到,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文明生长点犹如满天斗,亦如山花遍地。即便是在中华各民族中人口占多数的汉族,也是上古时期生活于中原的华夏、东夷和苗蛮等各部落族团大混血、大融合的结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汉民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初步定型于汉代,汉代学者根据民间文化遗存和史籍记载,对于民族先祖的世系进行排列,列太昊伏羲为“三皇”之首,确认其为炎帝和黄帝之前的民族先祖。《白虎通"德顺论》说:“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班固《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汉书"律历志序》认为“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以太昊伏羲为历史源头。这就是说,在古帝王系统中,只有太昊伏羲氏是“继天而王”的,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司马迁虽未敢为伏羲立传,但他在《太史公自序》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贡献。班固在《汉书》中将民族始祖定位于太昊伏羲。其后梁代肖绮《〈拾遗记〉序》中说:“文起羲、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言:“稽古羲黄,祖述尧舜。”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考龟文于羲载,辨鸟册于轩年”。所以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中说:“太昊伏羲显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
    在对太昊伏羲民族血缘先祖和文化始祖地位的选择和确认的过程中,人们又逐渐把众多的勋业归加在他身上。历代典籍对伏羲的文化贡献所载甚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画八卦,开启文化之源。(二)确立了天文历法。(三)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四)养六畜以充庖厨。(五)定姓氏,制嫁娶。(六)造琴瑟,作音乐。魏陈思王曹植在拜谒陈地太昊伏羲陵时作《太昊宓牺氏赞》云:“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经地象天。庖厨祭祀,罟网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道元。”对太昊伏羲的创世王业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礼赞。
    太昊伏羲氏还赋予了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是最早、最可靠的关于太昊伏羲以龙纪官,以龙为徽号的典籍记载。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均证明,伏羲“人首蛇躯”。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今天发现的汉代画像砖中的伏羲也是人首蛇(龙)身的形象。蛇是伏羲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总图腾“龙”,正是以蛇为基础,汇合了多民族图腾而成的。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面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的主体部分和基调则是蛇。“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所以,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伏羲不仅是汉族尊奉的始祖,还是苗、瑶等族共奉的先祖。章太炎《訄书"序种姓第十七》云:“懿亦建国大陆之上,广员万里,黔首浩穰,其始故不一族,太昊以降,力政经营,使姓合齐,以遵率王道者数矣。文字政教统一,其姓异者终且醇化,是故淳维姜(羌)戎。”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太昊伏羲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淮阳,淮阳古称“陈”。《左传》和《史记》都明确记载:“陈,太昊之墟。”今存淮阳县城北的太昊陵就是太昊伏羲长眠的地方。太昊陵在春秋之前就有墓冢,当年孔子来到陈国,“陈侯启陵阳之台”,与孔子一同拜祭。汉以前建有祠庙,宋明以后各帝王均遣官祭奠。经历代修建,陵园占地875余亩,建筑雄伟,殿宇巍峨,是我国帝王级陵庙中大规模的宫殿式建筑之一。太昊伏羲被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年代及影响早于黄帝、炎帝的民族始祖,所以淮阳太昊陵被称为“历代帝王寝陵之首”、“天下第一陵”。
    现代学者在解释“民族”的意义时,越来越多倾向于从种族血缘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相传太昊伏羲“正姓氏,制嫁娶”,汇聚了民族血脉;“画八卦,定阴阳”,开启了民族文化之源。从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聚合、熔铸的过程来看,太昊伏羲与其他始祖相比,其传说流传面更广,对文化的贡献更大,而且“龙”图腾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典型象征,所以,伏羲是中华民族所敬仰的人文初祖,是华夏龙的传人之根基,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真正源头。
(作者系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教授)
关键词:太昊伏羲
------分隔线----------------------------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