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华龙缘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濮阳龙文化
查看: 5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学说名扬世界 奇门遁甲精准实用—董星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2:59: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艳丽中华 于 2017-4-4 02:10 编辑

易经学说名扬世界 奇门遁甲精准实用


易经学说名扬世界  奇门遁甲精准实用

----秦治国老师主讲奇门遁甲术与财运的分析

文/董星



开办公益、免费《易经》讲座,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是要有时间,有场地,还要有镇住场的主讲嘉宾。2015年7月11号星期六,入伏前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演易轩国学讲堂继续进行《易经》与人生、事业等系列讲座。这已经是第7课了。这一次请到的主讲嘉宾是油田教育中心的督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地区著名易学专家秦治国老师。

听秦老师将易经课,这是第三次。看秦老师预测实践已经数不清了。其预测技术的精湛,准确,已经是尽人皆知。而这次讲课的主题:奇门遁甲术与财运的分析。简直叫令人震惊。这也是我第一次认真的了解《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民族文化易经学的精典著作。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也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其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最为深奥,最为精准实用。小时候就听说:学会奇门遁,走遍天下不用问。然而真正领略还是听了秦老师的课以后。

社会上总有很多人喜欢说易经是迷信,算命是迷信。并且叫封建迷信。可是如果你问他,易经是什么?易经是谁发现?谁发明?易经何时起源?什么是封建?什么叫迷信?他一定说不清楚。迷信是什么?迷着信,或者迷着不信,都是迷信。连易经是什么都不清楚,就说易经是迷信的人,是迷着听信了那些说易经是迷信人的话。(绕口令)。

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

濮阳人最应该为易经的根地位,起源地自豪。西水坡M45墓与中华第一龙一同出土灵现墓主人伏羲,是中华民族历史公认的,没有任何争议的人文始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伏羲是华夏龙的传人之根基。伏羲成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追根溯源是他的非凡功绩、杰出贡献。其非凡贡献,直到今天仍然为我们所用,所津津乐道,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真正源头。源头就是易经。易,变化。经,道理之说。易经起源于6500年前的伏羲时代。封建是什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了分封制,改为井田制,郡县制。如果有封建社会的概念,距今不过2200多年。哪就轮的上给6500年前的易经做定语呢?科学易经更是无稽之谈。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贡献。历代典籍对伏羲的文化贡献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画八卦,开启文化之源。‚确立了天文历法。ƒ发明网罟gu,教民渔猎。④养六畜以充庖厨。⑤定姓氏,制嫁娶(中华文明起源)。⑥造琴瑟,作音乐。

易经不是简单的算命卜卦,易经是文化

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易经就是算命卜卦。在一些寺庙、旅游景区,城市过街天桥经常有人摆摊卜卦,云山雾罩。国人那一点点易经的知识、认识就从这些地方获得。直到有一天大家发现共和国“皇家卫队”8341这个数字很玄妙,直到有一天大家发现这一组没有规律的数字有了定数,才想起了解那位早已不知是何方神圣的大师。

   因为种种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原因,大陆地区对一些传统文化的研究出现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断代,以至于现在很难找到精通易经、儒释道的学者,甚至很多人连家谱、名字的辈分都无从考究了。红白喜事也已经简化到不伦不类。历史上,几千年来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也阻碍了易经学说在民间的发展、研究。

   然而,不管你信不信,一切都是定数。当年蒋先生在宁波溪口老家,没有因为自己做了民国总统、军事委员长就强买邻居周顺房饼店的宅子。周家不肯搬,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钉子户”。蒋总统特别交代不要强制周家拆迁。周家店铺在蒋家东南角。后来蒋家王朝离开大陆,定居在大陆东南的宝岛台湾。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那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风水学概念里,四面八方,东南是最好的方位。

   为什么?其实小学地理课本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中国地形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合起来就是西北高,东南低。过去南征北战,南下干部,北上抗日,都是挂在嘴上的常用语。这是静态地形。加上动态的地球自西向东自传,以及由此形成的高空气流惯性由东向西。大的风水气候已成定局。伏羲的先天八卦,河图洛书,最早并不是用于算命,而是预测地球、天气变化规律的。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中外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结绳记事,没有文字的时代,我们的祖先靠什么发现这些自然规律的数字关系。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后周文王被囚羑里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盖 文王拘而演《易经》,仲尼厄而作《春秋》。”

   《易经》其实是一部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儒家尊《易经》为六经之首。古代不懂易不可以为相。百年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易经》的两句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从易经的起源先天八卦,河图洛书,到儒家六经之首,宰相宝典,清华校训,6500多年下来已经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最佳注解。易经的阴阳世界观,阴阳对立统一、互转、包容哲学思想,至今仍然无可比拟。易经不是简单的算命卜卦,而是文化。

  世界到底是什么?是阴阳

   65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给出了答案:世界是阴阳对立统一体。世界即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是阴阳共生的。

   世界观问题历来是一种思想与另外一种思想的分水岭,也是两种,多种思想争论不休的原因。其实,我们现在谈到的世界观,是基于阶级社会人们的活动而产生的“主观”认识。而“易经”出现的时候,是在6500年前。阶级,等级制度并不是非常清晰。那个时代产生的世界观没有因为地位,等级形成的主观社会角度差别。更多的是自然界的真实映射。“易经”对世界的认识无非是:阴阳两界。易学的阴阳二元学说成为客观世界的真实映射。阴阳二元的客观包容性,就是易学理论博大精深的基础。

   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雄为阳,雌为阴;有(1)为阳,无(0)为阴;白为阳,黑为阴;生为阳,死为阴;好为阳,坏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矛为阳,盾为阴;时为阳,空为阴;物质为阳,思想为阴;看见的为阳,看不见的为阴;大千世界,一切对立都由“阴阳”包容在内。同时,阳中也有阴的存在,阴中也有阳的表现。这才是世界的根本面目。这就是易学的世界观。

   用易学的阴阳二元看世界,世界变得简单,清晰。不论是浩瀚的宇宙,河外星系,还是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电子,阴阳二元是它们最基本的形态。甚至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也阴阳两面。掌握了易学的世界观,就掌握了认识,开启世界的钥匙。掌握了易学的世界观,就掌握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切形的变化,都源于阴阳二元之变。

   宇宙变化有规律可循,人生同样可以预测

   从理论上说,一切有规律的事物,其未来、过去,都是可以预测的。现在的人类并没有经历过冰川时期。至今人类除了登上月球,并没有踏足其它天体。但是,没有人怀疑科学家,天文学家对太阳系外天体的预测。事实上,天文学的探索实验也已经证实了。对于人,DNA技术的突破,已经开始引导我们认知天赋基因。特别是健康基因序列的存在,可以提前告知我们什么时候会得什么病。

   互联网+的出现,与大数据的结合,甚至可以预测突发事件的走向。禽流感,中东综合症都是典型案例。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股市曲线。

   秦治国老师在讲课中,以最近的股市为例,以奇门遁甲术为计算方法,竟然惊人的再现了股市走向规律,多个节点的信息吻合度误差在5%左右。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上午开市前,有人基于近期股市异常,求教于秦老师。以研究、玩乐的心态起局。起局时间当天8:20。其后一周、十天股市走向竟然吻合。令很多听众目瞪口呆。奇门遁甲的威力着实让人叹服。(看到秦老师这个奇门遁甲局的易经学朋友,可以先按照这个局推演变化走势,然后去查对应日期的股市曲线。推演的水平高,吻合度一定高。)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总是以算的不准,说易经有问题。其实不是易经有问题,而是预测师水平是有差异的。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不是医学原理,医学实践有问题,而是行医的大夫,医术水平有差异。大夫诊断错了,常有的事。大家只说庸医。没有人说医学“骗人”。怎么轮到易经“大师”水平差,就说易经骗人了呢?

   学问,学问,还是要学着,问着为好。


                   2015年7月15日于星星书屋











    每个周六上午9:30-11:00,演易轩国学讲堂(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学术讲座。以学术交流为主,研究发源于濮阳的根文化、易经文化、天文学;孝文化;长寿健康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道文化;和文化;儒家文化;诗词文化;法家文化。欢迎对上述文化有研究的朋友参与交流、互动、质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中华龙缘网论坛   

GMT+8, 2024-4-30 04:54 , Processed in 0.0555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