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华龙缘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濮阳龙文化
查看: 3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华是德行的外化 幸福取决于德行高低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13:28: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才华是德行的外化 幸福取决于德行高低

psb.jpg2.jpg

才华是德行的外化 幸福取决于德行高低

文/董星

你幸福吗?2012年央视的随机采访引发了关于幸福的大讨论,延伸出很多笑话。因为很多人都感觉不幸福。为什么?东汉·许慎《说文》:非分而得谓之幸。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西方心理学对幸福的解释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30年酒足饭饱之后没有幸福感,其实早在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时候就注定了。

2013年1月9号下午,在万利财富广场801室,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北大EMBA后心灵导师。“国民素质工程”倡导者、推动者、教育者,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创新学者、演说家、潜训师,《通向卓越的十大流程》《全脑学习法》《新旺夫女人》作者张辉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幸福观。

张教授在正是授课之前,先带着大家做了一个游戏,把一张旧报纸分成A4纸大小,然后让大家想办法穿越。条件是不能破坏纸边。以此引导大家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方法五花八门,问题出奇百怪。已然完成了他的第一个教育过程:问题往往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会很多。结果一般只有一个。重要的是规矩。

关于幸福与否,问题只有一个。回答可能千差万别。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幸福是什么先要整明白。现场有人说是身体健康,有人说要有房有车。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幸福观,一定是出了问题的。这就是30年来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感越来越少的根源。不论是中国的古人,还是西方的心理学家,对幸福的解释都位于精神层面。

对此,张教授有自己的解读:幸福要具备(时空)概念:重要的是否能把握当下,是否可以规划未来。幸福的入口就是当下,开心与否。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幸福标准的纵坐标是未来,横坐标是是现在。第一象限有现在也有未来,这就是幸福象限。第二象限有未来没有现在,是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的典型。第三象限是没有未来也没有现在,把解脱当幸福,属于跳楼模式。第四象限只有现在,没有未来,把享乐当幸福,属于吸毒模式。很多人没有未来,只有现在,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一个孩子考试得80分,妈妈问,那20分哪去了?做父母的总是去关注那未来的20分,孩子没有幸福感。真正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德才兼备。目前整个社会都不重视德行教育,家庭也不关心德行教育。因为德行这不影响考试分数。所以,我们背离了幸福指向。一个人,一生幸福与否,一定是取决于德行。小幸福取决于个人智慧知识。大幸福一定取决于德行高低。中国有四大名著,三个都说了德行问题。三国的刘贤德、刘备,虽没有什么武艺,但是三军五虎上将都服气。刘备狠心摔阿斗,自罚,收服人心,以德服人。水浒传宋江,108将中武艺最差,或者根本就没有武艺,却做了水泊梁山头把交椅。一个是孝道,一个是及时雨,助人为乐。西游记唐僧,取经意念不动摇,感动天地天兵天将,连如来佛祖都要出手相救。

现在的有些大学生,优点很多。敢想,敢干,有知识,聪明。缺点就一个,缺德。仅从大学生宿舍内务处理情况就可以看出,连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这就是缺德,影响了别人,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却少的是基本的责任、义务意识,精神跟不上。古代的先贤圣哲,都是具有责任意思,牺牲精神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代人才可能培养一代人。孩子看到做父母的上进,努力,就是榜样。爱心,不需要学习,是与生俱来。责任心需要学习。爱心是责任心的外化。孩子摔倒了,父母打桌子,是在教孩子逃避责任。才华不需要学习,才华是德行的外化。德行需要学习。

中国人比美国人忙。忙字,心死。在西方,无论再忙,周末要做礼拜,要静心,思过。要让心灵有一个独处的地方。

你幸福吗?

               2013年1月10日上午于星星书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中华龙缘网论坛   

GMT+8, 2024-6-17 21:29 , Processed in 0.0621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